这是描述信息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/
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,,就是把“教育”等同于“知识”

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,,就是把“教育”等同于“知识”

  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, 就是把“教育”等同于“知识”

  本文由国务院参事、、、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,,在《参事讲堂》上的主题演讲:“创新人才教育”整理,,,内容有删节。。。。转载自:蓝橡树(blue_oak)

  创新人才的教育仅仅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,,,,教育必须超越知识。。对于创新人才的教育,,,,有3个十分重要的因素:知识、、、好奇心和想象力、、、价值取向。。

  “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,,,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。。”

  大学的价值:训练大脑会思考

  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,,,就是我们对教育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一种系统性的偏差,,,,这个偏差就是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,,,,并局限在知识上。。。教师传授知识是本职工作,,学生学习知识是分内之事,,高考也是考知识,,,,所以知识就几乎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。。。。

  “知识就是力量”这句话深入人心,,,,但是,,,,创新人才的教育仅仅靠知识积累就可以吗?我的答案是否定的,,教育必须超越知识。。。这是我对创新人才教育的一个核心想法,,,,也是我们提出教育改革建议的出发点。。。。

  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。。他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首次到美国访问,,,,有记者问他声音的速度是多少,,爱因斯坦拒绝回答,,,他说,,你可以在任何一本物理书中查到答案。。

  接着,,,,他说了那句特别有名的话:“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,,,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。。。。”

  在今天,,,很多的知识可以上网查到。。。。在未来,,,可能有更多的知识机器会帮你查到。。。。所以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当前和未来更值得我们深思。。

  我们知道,,,,人工智能就是通过机器进行深度学习来工作,,,而这种学习过程就是大量地识别和记忆已有的知识积累。。。

  这样的话,,它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过死记硬背、、大量做题而掌握知识的人脑。。而死记硬背、、、大量做题正是我们目前培养学生的通常做法。。所以,,,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,,,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。。

  不久前,,人工智能机器人参加了高考数学考试。。报道说有两台机器人,,得分分别是134分和105分(满分150分)。。。。这只是开始,,据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目标是到2020年能够参加全部高考。。。。所以,,,经济发展需要“创新驱动”,,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,,这些都让我们认识到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改革的迫切性。。

  知识越多未必创造力越强

  我在教学实践中强烈地感受到,,创造性思维的来源之一是好奇心和想象力。。

  创造力确实需要知识的累积,,,,但除了知识,,,,还需要什么呢?爱因斯坦说过,,“我没有特殊的天赋,,,我只是极度好奇”“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”。。。他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,,,,我觉得是我们过去比较忽视的。。。

  受此启发,,,,我提出一个简单的假说:“创造性思维=知识×好奇心和想象力”。。。这个简单的公式告诉我们,,,,知识越多未必创造力越强。。

  因为人接受的教育越多,,,,知识积累多了,,但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能减少,,,所以创造力并非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。。。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,,,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加,,好奇心和想象力通常会逐渐递减。。。。

  为什么?因为我们后来学的知识都是有框架和设定的,,,不管什么知识都是这样。。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,,,,你的好奇心、、、想象力往往会挑战这些知识框架,,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,你的挑战是错的。。。因为经常受到打击和否定,,,,所以客观上压制了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。。连爱因斯坦都曾经感叹,,,好奇心、、、、想象力能在正规教育中幸存下来,,,简直就是一个奇迹。。。。

  这就形成了创新人才教育上的一个悖论: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识而提高创造性,,,,另一方面又因压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减少创造性。。所以两者的合力让我们判断教育对创新人才产生的作用变得困难,,,,但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有些辍学的学生反而很有创造力。。

尊龙时凯教育

  因此,,,,并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,,,,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,,,,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。。。

  功利主义扼杀了创造性思维

  创造性思维的来源之二,,,是有更高追求的价值取向。。。。

  创造性思维不仅取决于好奇心和想象力,,,,还与价值取向有关,,所以当我们讨论创新人才教育时,,,,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和能力问题,,,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。。。

 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比较急功近利的社会,,盛行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,,,这对创造性思维是很有害的。。不久前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2017年毕业生典礼上的演讲,,,,主题是讲人要有追求,,,,要有更高的追求,,就是要超越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。。

  我把创新的动机分为三个层次,,分别代表三种价值取向:一、、短期功利主义;二、、、、长期功利主义;三、、、、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。。。后面的比前面的有更高的追求。。。

  对短期功利主义者而言,,,创新是为了发论文、、、、申请专利、、公司上市;对长期功利主义者而言,,,创新有更高的追求,,,,为了填补空白、、争国内一流、、、、创世界一流;而对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而言,,,,创新有更高的追求:追求真理、、改变世界、、、让人变得更加幸福。。

  我们的现实情况是,,,具有第一类动机的人很多,,具有第二类动机的人也有,,但是具有第三类动机的人就少了,,,甚至可以说是寥寥无几。。。。

  所以,,,我们之所以缺乏创新型人才,,,,除了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,,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太急功近利,,,,太功利主义。。。。急于求成的心态、、成王败寇的价值观,,,,导致更多的抄袭、、复制,,,而较少真正的创新,,,,更不太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、、革命性创新。。

  改革不易,,,但变化令人鼓舞

  基于以上的反思,,,,我认为创新人才的教育需要创新的教育模式。。。

  我提出三条建议:

  第一,,教育应该创造更加宽松的、、、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;

  第二,,,,在教育中要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、、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;

  第三,,,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,,避免短期功利主义。。

  这就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。因为目前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多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、、广度为出发点和考核点,,,,总觉得学生学得不够多、、、不够深,,,学得不够实用、、、、不够前沿。。。但是如果我们更关心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,,,,更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,,,,那么我们的教育模式就应该有较大的改变。。。。

  在实践中,,,,我也体会到改革是很不容易的,,传统的观念、、、、市场的压力、、、、社会的环境都是制约因素。。但是,,,,对学生好奇心、、、、想象力的关注,,,在社会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共鸣;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被上升到越来越高的高度。。。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变化。。

  所以,,,,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,,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,,,,创新人才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。。

推荐新闻

这是描述信息

科技赋能教育  教育引领未来
为国家培养人才  为社会创造财富

集团电话:13969030827/ 15169386599

网址:www.0912jd.com
集团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5号

这是描述信息

手机扫码浏览

 版权所有 ◎  2021 尊龙时凯教育科技集团    鲁ICP备17050548号-2  

站点地图